《[红楼]明初种田指南》作者:则美
文案:
荣国府里出生一对双胞胎女孩,传说双生子不祥,郑麟子眼睛都没睁开就被扔到了道观里。
小的时候贾元春如盆中牡丹,郑麟子如路边狗尾巴草。
长大后贾元春进入深宫从此战战兢兢,日夜为家族父母机关算尽。郑麟子开始一点点经营自己的小日子,倒也过得有滋有味。
因为养牛让牛痘提前出现,因为种棉,引导大家改用飞梭……日子日新月异,但是荣国府却突然凑上来了。
麟子:别来沾边,你们姓贾我姓郑,咱们不是一家人。
原站链接:https://www.jjwxc.net/onebook.php?novelid=8248280
看到112,这本资源很难找,我是在丫丫看的。求文的人很多,期待值拉挺高的,可惜,看下来感觉一般。总结一下,就是借了红楼的皮,主要写明初,行文明里暗里都在暗示女主将来会造反。
原生家庭红楼这边的四王八公,书里设定成押注成功的江南地主阶级,跟浙东集团暗通款曲,跟淮西勋贵不是一路人。女主被马皇后的姨妈收养,跟淮西勋贵关系亲密,日常跟老朱家往来互动频繁,还被看上预定给太孙当老婆。女主太舅祖父(太祖母的娘家,也是贾赦原配家族),明面是张士诚降将出身的水军头子,暗地里是组织严密规模庞大的走私水贼大当家。收养女主的道长,除了马皇后这边的关系,还跟香军(类似白莲教之流,反元跟老朱争天下的对头)有牵扯。属于BUFF叠满了。
女主塑造的挺精分,平时是说话都咬字不清的懵懂小儿,日常就是追猫逗狗、胡吃海塞的小胖妞;一遇到事件(水贼,拐子等),又立刻变成见微知著、通经济能庙算的人精,在少数知情人面前当生而知之的天才,在老朱父子面前露一部分,对荣国府那边则是装疯卖傻;背上还有龙形胎记,在神棍们眼里,还另有神异。
反正我看下来,感觉不是很有说服力,年龄设定的太低了,平时立的也不是聪明人设,而是吃货人设。年龄设定稍微大点,说是神童才没问题,毕竟明朝还挺信这套的。但是年龄那么小(三四岁),日常还说话短舌头叠音的,一下子突然口齿流利,还对政局分析的头头是道,要是之前就布局,立有宿慧人设还算了,问题并没有,身上还有不能见光的胎记,不被当妖物附身,得多大的降智光环啊。另外作者有点没常识,写女主吃货形象,竟然写女主剥豆子生吃,要知道每年食物中毒的人里面,有多少是四季豆没烧熟进的医院啊。
剧情方面,女主克亲人设倒是完全立起来了。太祖母死后,刚过来亲近的太舅祖父家就卷进空印案入了诏狱。见过一面的外祖父(王家族长),涉及贪腐被剥皮揎草。顺便,老贾家的族长也被克死了。荣国府这边反正是怕跟她沾上关系了。老朱家这边一开始是看中她背景清白还没后戚之忧,中间看中她跟水贼是联系纽带,后面感觉看她就像钱罐子了。
说女主通经济会赚钱吧,书里的描写又想一出是一出,很难评价。大体是:女主进了城就抠门过日子想要节流,家里人和下人看了都摇头,突然又拍脑袋开源,要借太舅爷和皇家的势搞拍卖弄笔快钱造房子,为了宣传拍卖会,又突击搞出来透明玻璃,然后挣得太多了,被老朱家盯上了钱袋子。
女主的立场,我感觉有点功利,一开始发现下人形状可疑,明显是要做切割的,等发现太舅祖父的来头,想办法就给支到南方种甘蔗制糖贩香料去了。至于荣国府那边的亲戚,那就是秋后的蚂蚱,当然要切割干净。而老朱呢,说是互相利用,其实还是女主占了大便宜,没少扯虎皮。
宅斗主要是原生家庭红楼人物,宫斗么老朱家太子内院,政斗部分么,主要就是明初那些事,背景板红楼的那些人物,不是马仔就是炮灰。水平放JJ可能有人觉得作者NB,看惯QD的,感觉不咋样,笔力一般,也没啥亮眼的观点。放QD主站,有这么多BUFF背景,肯定是大干特干。比那些纯宅斗宫斗的要强些,但是可看性,说实话感觉一般,戏剧冲突之类的,宅斗文搞不好更擅长,这篇文笔很一般,讲故事水平也一般。
这篇里老朱明显是反派了,全国最大的地主嘛,还又抠门又会刮地皮。只看到112,老朱靠女主的主意赚了钱,还盯上了女主手里那份分红。不清楚后面怎么发展,看JJ那边章节名和评论,女主跟老朱立场明显是对立的,太子死了,太孙(有嫡长孙在,建文帝应该没啥戏了)看着像改革派吧。没看的部分不评价,看了的部分感觉作者对朱明立场不太好说啊,反正明显不是赞成褒扬的。说起来,这作者积分最高成绩最好那本是《成为雍正妹妹之后》,这本没看过,但是屁股决定立场,总不见得是反清反封建吧?作者对明和清的态度,应该不是我多疑吧?
明朝可以说是被黑的最厉害的朝代,朱元璋作为出身最低的皇帝,是黑料最多的,历史课本上异形像(鞋拔子脸)用了多少年,近年刚改正。从明代开始,文人笔记就没少造谣编黑料(明代是真的没啥文字狱啊,老朱和他儿子各种黑料不要太多)。清代嘛,一边毁起居注和各种史料,一边参考野史修明史,私货满满。到了近代,吴晗这个号称明史专家,带头黑,拿老朱影射光头,锦衣卫东厂影射特务机关。港台影视剧也沿用此招,各种黑,国内也没好多少,吹上天的大明王朝1566,也是披明朝皮影射现代。
提清必踩明,提明必黑,很多人喜欢吹捧清朝国土嫁妆论,说清朝疆域大,除了嫁妆的蒙古,还收复新疆西藏,地盘比明大多了,这些人是不会提明代收复统一北方领土的。朱元璋收复燕云十六州时,已经455年了,收复甘肃时,从唐朝失去,已经605年了,而收复整个云南,已经七百多年了,朱棣重新获得对越南的控制,已经过去了468年。清朝在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和西南,其实跟明一样是羁縻统治,滑稽的是,明朝的不算领土,清朝的算。清代西南的改土归流,在明代贵州就实施过,而且要是没有前面明朝几百年汉化同化,哪里那么容易。顺便一提,新疆实控还是左宗棠自筹军费打下来的。
题外话多了点,总之,这本对我来说比较鸡肋,现在还算观望状态。如果红楼部分多点,明初是背景说不定我还爱看点。但是目前比重是反过来的,水平也一般般,后续如果还要塞私货的话,那真的没兴趣吃屎。